查看原文
其他

《这就是我》:坚持自我,也允许别人坚持做自己

2015-12-08 车厘子 中国好书


《That’s What I Am》


文 | 车厘子


一头姜红色头发,配上一对跟小脸极不相称的招风大耳,高大丑陋的Stanley被同学们戏称为Big G(巨人姜,G即Ginger的缩写)。他极其聪明,放在今天的我们眼里,是谢耳朵般的天才极客,而在10几岁青春懵懂的青少年眼中,不过是谁跟他好谁就倒霉的怪胎。


其实,我们所说的极客也好,怪胎也好,都有着与众不同、与大众格格不入的内涵。只不过,“极客”多多少少有点洋溢着对学术的敬畏,而“怪胎”则从没给人留下半点尊严。


Simon老师获得跑车大奖的题目:用少于25个字解释“和平”的意义。Simon老师给出的答案是:Human Dignity(人格尊严)+Compassion(恻隐之心)=Peace(和平)。


英语中对“dignity”的解释是“thesense that you have of your own importance and value, and other people'srespect for you”,即“一个人对自我重要性和自我价值的意识,以及应当受到他人尊重的意识。”


“compassion”的意思是“thehumane quality of understanding the suffering of others and wanting to dosomething about it”,即“对他人痛苦产生理解和同情的高贵品质。”


“Human Dignity”是针对“我”说的,“Compassion”则针对他人。往白里说,这个公式的意思就是:我是有尊严的,而他人也给与我尊严,那么就“天下太平”。


我很佩服Simon老师能在学生年少的时候,适时地将“人格尊严”、“恻隐之心”与“和平”等人文主义概念带给学生,并能让学生受益。亲身经历告诉我,那些一味灌输知识给我们的老师,在我们成年后的心中是留不下任何印记的,而当时所谓的有用的知识,在平庸的现实和日常的繁琐中终成空谈。等要用到时,回想是谁曾教过这个知识点还不如点击度娘来得迅速。真正能在我们心中烙下印记的,必是那些对我们三观的建立和成长产生极大影响的老师们。譬如,那个用大手掌轻点你的脚底、提醒你上课时不能没规没矩地跪在凳子上嬉闹的老师,那个被你嘲笑名字难听而一笑置之的老师,那个有人刁难你时挡在你身前的老师,那个说“我就喜欢你这副古灵精怪的模样”的老师……数十年后,如果你仍记得某位老师对你说过的话,为你做过的事,那么TA必在你的人格形成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生得一如此良师,何其幸哉?


Simon老师提出的这个公式,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人类生存和文明的哲学命题,对于我们这些有着小半生经历的人恐怕都有空中楼阁般的渺茫观感,更何况一群分不清什么是恶作剧什么是侵犯人格尊严的叛逆少年!而Stanley与这群叛逆少年最根本的不同在于,他拥有强大的自我意识。在Simon老师的激励下,他用笔创造出了一个同时兼纳了“人格尊严”与“恻隐之心”的“和平”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人都能成为自己梦想的样子,人人都尊重他人的梦想和活法。而当被问及受欺负为什么不反击时,他说:我无法让别人变得善良。他是深得老师教诲的,连对“不善良”都能表示出尊重,可见他具有悲天怜悯的恻隐之心。


但Stanley毕竟是个特例,对于大多数孩子,诸如“人格尊严”、“恻隐之心”与“和平”这之类的人文主义大命题,兴许需要若干的历练之后才能体会到其中真谛,因为这个阶段的学生还处于能把一个不经意的问题演变成轩然大波的好奇心鼎盛年代。不然一个无意间有关Simon老师是不是同性恋的问题,也不会发展到让学生家长逼迫Simon老师退教的地步。


孩子的话是该信还是不该信,一直是考验为人父母辨识能力的一个重大问题。信了,可能小题大做,酿成不可收拾的恶果;不信,则会在亲子关系上抹上阴影,日后可能酿成更大灾祸。更多父母的处理方式是选择性地相信,可悲的是,父母的选择大多偏向于坏的方面,“信忧不信喜”。


Simon老师到底是不是同性恋?对于家长来说,只需要“是”或“不是”的答案。而对于Simon老师而言,这跟他为人师表能有什么样的必然联系。老师的评判标准从“好”与“不好”变成了“是不是同性恋”,这无疑是对人类文明的一个极大讽刺。我们天天标榜的“人道”、“人性”、“人文”常常在这类敏感话题前变得格外的小气量、小心眼。实际上,我们说的冠冕堂皇的“人道”、“人性”、“人文”都是我们对别人的要求,而不是用来约束自己的。我们都希望别人能呈现出我们心目中所期望的样子,却不能接受自己成为别人心目中的模样。这种期望,既苦了别人,也苦了自己,因而人活着,都很痛苦,都觉得自己是孤独的个体,没人理解,没人能懂。其实,要想活得轻松点很容易,不外乎坚持自己,难的是,你能否做到在坚持自我的前提下,允许别人坚持做自己?


网上流传一句话,说日本人有一颗只要你不影响别人,随便你怎么变态的包容心,和不管自己如何变态都不会影响别人的责任感。我对日本人的这种包容心和责任感由衷敬佩,这也正应和了我们今天所谈的电影主题。正如我对“成功”所下的定义:在不影响别人的情况下,做自己想做的事,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不论别人将什么样的标准强加于身,不论别人如何评判,坚定地忠实于自己的本心,坚定地对抗世界。出于尊重,我们也不要求世界成为我们心中的样子。就像Simon老师不作任何解释,最终选择离开,选择获得内心的“和平”。


“我是老师,这就是我。”如果你有不解,问题在你,不在我。我已经坦然接受了自己,而你呢?


作者简介|车厘子,原名吴凤云。杂志执行主编,曾在《英语广场·美文》开辟电影台词专栏,治愈系电影博客博主,主张用电影故事启迪人生,提出“一部电影治愈一处伤”。



【往期精彩】

《中国好书》公众平台向您约稿

小舒:“书虫”成长记|悦读

有一种距离叫闺蜜|深度美文

当你有了,才是真的有了|深度好文

阮玲玉:一个为爱而生为情所伤的女人

致每一个害怕未来的你|周末好文

做自己前,先寻找自己│周末好文

在湘菜里礼遇一只“鸭子”|深度美文

人到中年,生命第二次开花|深度好文

有时候,让我们成长的并不是年岁|周末好文

《美好生活》:假如生活辜负了你,总会有人在乎你

你看的《港囧》是电影,我看的是现代人的缺憾观

我们看八卦娱乐圈,何尝不是在看自己?|深度好文





在这里,分享中国好书!

欢迎推荐好书到微信@CHNbook | 新浪微博@中国好书。

荐书:将图书出版信息以附件形式发至dushu1949@sina.cn;

投稿:将书评(注:城市-署名)投稿至dushu1949@sina.cn;

回复SD可以阅读到最近一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